摘要:中国不同时期均出现过农民画家。他们描绘的对象虽然是相同的,但呈现给欣赏者的农民形象以及画面情感却大相径庭,画家的出身、经历及情感变化决定了画面的情感。忻东旺,他本身出生在农民的家庭,,从小与农民就有不解之缘,经历不同,情感固然不同。
关键词:忻东旺油画创作;农民工农民情结
创作建立在艺术家自身情感的基础之上,好的艺术作品是需要情感来积淀的,是亲身体验过的。艺术家作品的创作主题,与他们的经历密不可分,如果只是单纯的看看想想,并没有付出真情实感地去参与体会,是不可能画出有感觉的作品。换句话说,一幅让人想去了解的,让观者愿意随着其往里走的作品必定是作者注入真实情感的作品。
一、忻东旺的生活经历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农民的各种遭遇或多或少的都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艰辛历程。这样一群引人注意的特殊群体尤其受到那些本身就是出生在农民家庭的画家的青睐。新中国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力图改变自己窘迫的现状。从而形成所谓的“民工潮”。忻东旺就是这些渴望城市生活的人群中的一员。
1963年忻东旺出生在河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所有记忆就是在这个小村子里开始的。目睹了农民们在繁重的劳作中寻求生存的状态,他感触很深。后来,他背井离乡,做过油漆工、煤矿临时工、设计员等。每天做不完的苦力和流不完的汗水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与绝望。几年默默无闻的努力终于使他后来考取了山西晋中师专艺术系。1988年毕业后,又考取了中央美院油画系的进修班与高研班。先后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
正是因为忻东旺本身就是农民,他亲身经历过农民的所有艰辛,亲身体会过农民所有的心酸,他有着和所有农民一样的心—一颗渴望融入大城市的心,一颗渴望改变命运的心。他见证了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见证了变化中的农民形象。早期作品《打工》、《诚城》,记录了这个时代中正在经历的一次农民进城务工的大迁徙,这个过程正是他自己亲身参与的,反映了赤裸裸的现实也是他复杂内心的再现。
二、忻东旺给予农民绘画情感的真实性
忻东旺,他本身出生在农民的家庭, 从小与农民就有不解之缘,经历不同,情感固然不同,在不断经历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他对农民的理解,远不止所谓的城里人头脑中憨厚、朴实、老土、软弱的形象,以至于他能够将内心对农民的理解、尊重和同情一并运用到作品中,使欣赏者依然能感受到这份真实的力量。邵士德曾说过:“我不禁折服和向往,一个农民的孩子,凭借聪慧的天资、不服输的韧劲走到艺术和人生的前沿,一切是那么快那么强,忻东旺创就了一个不朽的神话,在当代中国油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真情流露出来的感觉是一幅好作品成功的关键,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会觉得顺其自然。
三、忻东旺给予农民工形象深刻的诠释
结合忻东旺自身的经历,他将敏锐的目光锁定在农民工题材。在他解释作品《诚城》的题目意义时说道,诚城的意思就是“诚心诚意做一个城里人”,进城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改变自己“低下”的农民身份。忻东旺作品中的农民工,他们生存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他们历经艰辛,通过他们的眼神真真实实地流露出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艺术家通过对他们生存状况的们描绘,真实地再现了当今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和对底层人民现状的同情,他赋予油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命,使其真真真切切地将那一瞬间的情感迸发出来,发出这个时代的声音,唤起人们的反思。
只有真诚的艺术才能打动人,因为艺术是一种包含情感的产物,而艺术的真诚则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真诚,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艺术家深入生活,被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所震撼,并将这种心灵的震撼转化为作品时,其中包含的情感感染着自己的同时感染更多的人。忻东旺通过农民敏锐地关注着社会以及它所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的变化再到农民的变化,从农民的变化到社会的变化,他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的同时,进行深刻的反思,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作者自己的本位意识。
结语:
深入生活,直面现实。艺术创作应该紧密联系当代社会。忻东旺认为:“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除了绘画本身的因素之外,更应该承载反映时代和社会批判的责任。”艺术家要有所担当,擔负起社会的责任,艺术家在描绘社会现象的同时,用绘画记录现实,让“人文主义”的精神贯穿其中,反映特定时代下的真实社会,反映生活本质的同时反映时代精神,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让艺术焕发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注释:
邵士德.浅谈忻东旺的人生与艺术[J].美术大观,2009,01:08.
参考文献:
[1]范迪安.农民.农民[J].中国美术馆.2006.10.
[2]张洁,忻东旺.记录中国农民变化的表情[J].人民论坛,2006,03(A):58—60.
[3]杨岩. 农民工主题油画的人文情怀,美术大观,2011(01)
[4]王飞. 社会.责任.艺术—近20年来中国农民题材油画创作现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11(04)
[5]水中天. 感受生命—忻东旺的绘画艺术,美术观察,2005(12)
[6]忻东旺. 没有精神力量支撑的艺术必然枯竭,美术,2005(03)
作者简介:
朱禹璇,女,江苏淮安,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
推荐访问: 探析 油画 情结 创作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