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试论赣东北地区革命题材油画创作的影响和意义

试论赣东北地区革命题材油画创作的影响和意义

时间:2022-03-15 10:19:28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材料的质感和特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扎实的传神形象,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革命气概。李菊生创作的《茅家岭监狱暴动》(图二)同样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 1942年5月25日在茅家岭监狱被俘革命同志发动的监狱暴动,画家以三角形构图,画面构成稳定而坚固,给人一坚不可摧的视觉冲击力,以略微仰视的视点重点刻画了画面前面几位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的烈士,他们的表情有的刚毅而坚定,有的视死如归,有的不忍看到自己同志牺牲的痛惜。远处出现的一组人物在奋勇的奔向远方,在遥远的天际却透出耀眼的阳光,预示着革命胜利的方向。画面人物组织节奏分明,形态准确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记忆,作品以浓厚的暖青灰色统一全画,似乎又把我们带回了那峥嵘岁月的革命时代。画家所描绘的不仅仅是茅家岭革命先烈的形象,而是一个时代的革命先烈的形象。 其次在艺术形式、语言上的突破,使革命题材创作显得丰富耐看、面貌多样,这些作品风格朴素、雄健、浑厚,暗含着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基调明朗、简洁,笔触厚重而有力量,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画家在自身对历史时代的理解基础上尊重历史,同时将个人的文化修养、时代精神、政治倾向、真挚的感情融入到创作中去,力求达到对历史的升华认识,能够达到更加真实的重新诠释历史事件的可能性。这些作品以深度的形象刻画,严谨的绘画性和成熟的艺术表现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革命题材美术的创作要结合本地域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反映了时代生活的本质,通过题材的选择表现世界在怎么样的变化。从更深的层面反映了时代性特征和美术家的创作态度、敬业精神。俞石钟和俞小飞所创作的《弋横暴动》(图三)中,作者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画面质朴富有张力,奔放粗狂的线条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反抗压迫的历史时刻,众多人物若隐若现在漆黑暮色之中,在忽明忽暗的火把照亮了每个人严肃紧张的神情,生动写实人物的刻画,体现出人物外在的形象与内心的世界的统一,很好地达到了渲染画面从而凝固了紧张的气氛。人物所配备的武器和着衣显示了他们的身份,显示出旧社会底层农民在反抗压迫下所爆发出来的原力,整幅画面充满了一股向前冲的力量感,暗示新生的革命力量代表着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图四)是李开邦创作的《豫章公园示众》。 革命题材美术创作从广义上是属于大众的、人民的美术,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革命题材美术有其发展的土壤,它的样式也是通俗易懂的,甚至带有某种教育的功能,当中华大地陷入了内忧外患之际,富有使命感的美术家 们的作品所反映的就是真实的社会状态,这些作品所引领的精神,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讲就是 “启蒙、救亡、图强、独 立”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强烈地唤起人民群众对高尚的人性和正义力量的追求,同时也能够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爱国热情,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为人类的正义而战。 三、结束语 赣东北地区历史上所發生的这些革命历史事迹,使得赣东北地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以马宏道为代表的本土艺术家们以当地革命史实为题材,坚持现实主义写实手法,创作了一批革命事迹题材的油画作品,它们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先烈在赣东北所经历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这些优秀的革命题材作品在创造和组成新中国形象的过程中起到了难以代替的作用。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赣东北地区现代油画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29009) ” 李 伟:上饶师范学院讲师

推荐访问: 东北地区 油画 试论 题材 革命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