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教学应该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设施规划 物流分析 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物流已经成为企业利润的“第三源泉”,不论是制造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可以促进企业生产或服务过程中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流程的合理化,甚至导致企业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革新,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作为研究企业设施布置和物流系统的课程,是工程背景很强的学科,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的物流分析、设施的位置选择、设施的内部布置与搬运系统的设计等内容。
在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少高校对这门课程仍然采用课堂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都遭到压制,同时存在着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导致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弱,社会综合知识匮乏。清华大学罗福午教授提出高等院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方法既有与一般教学所采用的办法,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讨论、实验、设计、实习、参观、课题研究、谈话指导等。笔者认为,“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系统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应该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合理运用以下的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社会综合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增强师生互动的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由教师首先提出一些课程相关问题,然后诱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发表见解,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学生的讨论评价观点,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观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吸引学生广泛地参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锐观察、分析能力。传统的课堂讲授多表现为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很差,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所以应该在课堂讲授的前提下充分应用讨论教学法,以发挥学生这个“主体”学的主导性。
讨论教学法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但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启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思考能力,而且使得学生之间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认真把握讨论问题的提出,提出的讨论问题不但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反映教学的难点、重点,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或模糊的一些知识点。讨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度,太容易,学生不愿意动脑思考,引不起学生的重视;太难的话,又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课堂小组陈述法
小组陈述是国外课堂上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企业实际工作中一种常用的工作手段。课堂小组陈述方法是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合作完成课程项目,并制作成相应的幻灯片,由一位同学对其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示,教师作为场外指导,适时地对学生陈述的观点及表现作点评。它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要形式,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从前期组队到小组成员的准备再到最后的现场课堂陈述,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相互探讨、相互沟通和相互补充这些团队合作的基本手段,才能提高团队绩效。小组陈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其合作精神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现代的教育过多地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而忽视了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课堂小组陈述,不但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切磋,提高学业成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课堂小组陈述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提高学生为课堂陈述做准备的制作PowerPoint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过,课堂小组陈述要求教师课前对小组要完成的项目进行详细、完善的设计,项目在符合课程教学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同时又能体现项目的难度大于个人的能力,而小于小组的合力。
三、增加感性认识的现场参观教学法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中涉及的设备及流程比较复杂,一般的课堂讲授难以丰富、形象地表述出这些设备和流程,为了能达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现场参观教学法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国外的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方式获得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65%。由此可见,通过现场参观教学不但能提高知识的记忆程度,而且还能提升信息的传递速度,获得正确、鲜明、切实的感性知识。
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超市、工厂等单位现场参观学习,现场了解物流公司流程安排和设备布置的原则、超市的货物的配送和摆放、工厂库房的选址及布局、熟悉推车、叉车、吊车、自动导引车等搬运设备的工作原理,认识激光扫描仪、托盘、货架、集装箱等物流设备,让学生感性地认识课程的理论知识。
四、加强实战技能的模拟演示教学法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的人才是具有实际专业技能的人才,特别是物流方面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我国高校的重要培养目标。“模拟演示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把直观、生动的可视化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模拟演示教学法要求加强课程实验室的软件建设,引进相应的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的仿真软件,例如EAI公司的工厂物流设施规划及仿真软件VisFactory和Lanner集团的面向工业流程的动态系统建模与设施规划仿真软件Witness等。
这些仿真软件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非常高,能够模拟预先设定的企业或系统的流程,并对其分析和设计,提供解决整个工厂范围内所有布局设计的问题,使学生能清楚和直观地看到系统运行仿真过程的可视化动态效果。学生在学习运用仿真软件的过程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综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当然,如果实验室在购买软件时存在经费困难的问题,可以购买教学版软件或下载免费的试用版,它们具有正版绝大部分功能,完全可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
五、强化综合训练的课程设计考核法
现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一个多元体系,组成部分比较多,相互关联、相互交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这门课程就是典型的与多门课程相连的学科,它的知识体系与工业工程专业的其它一些核心课程例如运筹学、系统工程、建模与仿真、人因工程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交叉的。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孤立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而要掌握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相关的各类知识,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复合的知识结构。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这门课程的考核方法还局限于对于其课本理论知识的试卷考核,这样只能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能力,而不能系统地综合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及与其相连的其它课程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试卷考核以外,还应该以课程设计的方式来强化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查阅设计资料、计算、绘图这些最基本的独立设计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一般企业物流系统分析和设施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这门课程的知识及与其相连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为了使课程设计对学生确实发挥综合训练的作用,对课程设计的选题要十分重视。课程设计的课题要能较全面地反映“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设计工作量应符合教学计划的规定教学时数。
综上所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课程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不仅要重视教师“教”的主导性,而且要重视学生“学”的主动性;不仅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不仅要注意学科理论的课堂讲授,而且要注意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的目的,这也是探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教学方法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岳文赫.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问题研究.理论界,2007,2.
[2]主悔.大学教育教学方法论探讨.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3]王晓芳,蔡临宁,林亨.“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
[4]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5]弓志刚,贾伟.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
[6]罗福午.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点和要领.中国建设教育,2006,3.
推荐访问: 教学方法 设施 课程 规划 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