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生物免疫治疗与化疗对胃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12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1例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化疗,实验组61例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生物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生物免疫治疗效果较好,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癌;化疗;生物免疫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688-01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在恶性肿瘤中居于第2位。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100万,中国约占42%;胃癌每年死亡人数高达80万,中国约占35%[1]。临床上治疗胃癌的传统方法包括手术根治法、化学疗法及放射疗法,但是效果均不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胃癌治疗当中,它由患者体内采集免疫细胞,以生物制剂及生物技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然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从而起到激发、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起到肿瘤治疗的目的[2]。我院近年来将生物免疫治疗应用到中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当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II-III期胃癌患者,均经胃镜、B超、CT及病理检查确诊。按照国际癌症学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对原发病早的深度、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状况进行判断。排除重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严重的慢性疾病。
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1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为37-83岁,平均年龄为(57.2±8.4)岁;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6±1.3)年;实验组61例患者,其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为35-81岁,平均年龄为(56.8±7.6)岁;病程为2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7±1.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癌根治术。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进行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胃复安、格拉司琼等对症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美国Sigma公司生产),避免白细胞的持续下降,在给药前3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50mg,并静脉注射雷尼替丁(美国Earthox公司)50mg,以免出现过敏反应。化疗前进行肾功能、心电图及血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急身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化疗用药方法。在第一天给予50mg/m2阿霉素(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进行静脉滴注。第二天和第三天给予25mg/m2顺铂(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500mg/m25-氟尿嘧啶,进行静脉滴注。之后进行循环化疗,每3天1次,一个疗程为21天,手术前进行2个疗程。在化疗期间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进行常规复查,并进行营养支持,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在化疗结束后,进行螺旋CT及胃镜复查化疗效果。
实验组在手术前后进行生物免疫治疗:人胃癌细胞株(中国生命科学园上海细胞库)、DMEM培养液、胎牛血清(Hyclone生物有限公司)、司珠单抗(DACO公司)、紫杉醇(美国Costar公司)、5-FU。实验设备主要有:培养板、培养瓶、倒置显微镜、KDC-42低速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分析天平、低温高速离心机、细胞涂片离心机。治疗方法:配置药物及培养液:在DMEM培养液内加适量三蒸水和1g的NaGCO2晶体,搅拌到完全溶解,再以HCl将PH调解到7.3,将定容调解到1L,在使用之前加入胎牛血清(15%)、青霉素、链霉素(1×105U),5-FU及司珠单抗、PTX以培养液稀释到需要浓度,通过微孔过滤除菌,之后在4℃的冰柜内进行保存。取500mg噻唑蓝,以100ml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搅拌至均匀。
培养及植入细胞:由液氮罐内取细胞冻存管,进行细胞复苏,在培养瓶内进行细胞接种,再将培养瓶分成3组,一组10瓶,I组加含有司珠单抗的培养液,II组加含有5-FU、PTX的培养液,III组为空白对照组,加单纯培养液。将培养瓶保存于37℃以及氧饱和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宜的恒温培养箱内。每天对培养液进行定时更换,3天传代1次,再将其植入到患者的体内。
1.3疗效判定
根据张本华编著的《临床肿瘤学》[3]中的相关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完全缓解:治疗后肿瘤全部消失;部分缓解:病灶的最大垂直直径×最大直径缩小50%;稳定:病灶的两径乘积缩小<50%;进展:肿瘤增大>25%。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小组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对化疗敏感,因此在手术前后都需要以化疗对癌细胞进行控制,很长时间以来,化疗效果都作为评估胃癌预后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4]。由于胃癌发展较慢,在发现的时候多位于中晚期。胃癌治愈困难,复发率比较高,切除胃会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肿瘤细胞为正常机体细胞由于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发生恶变。癌细胞只有人体内的免疫功能及其所在的环境适宜生存才会分裂成为肿瘤。免疫系统在人体内起到防御作用,一方面能够清楚细菌及病毒,另一方面能够清楚体内突变癌细胞。近年来,癌症免疫治疗迅猛发展,它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免疫系统,激发并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及敏感性,因此,对于肿瘤治疗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生物免疫治疗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均提示,生物免疫治疗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广胜.生物免疫治疗胃癌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58-60
[2]董帅民,韩保卫,韩英民.观察生物免疫治疗与化疗对胃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62-63
[3]张本华.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41-445
[4]任闽山,邵光军.中晚期胃癌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5):1297-1298
推荐访问: 胃癌 化疗 疗效 免疫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