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射治疗联合EGFR靶向抑制剂治疗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新领域,部分患者无法对其进行手术,放射治疗联合EGFR成了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就放射治疗联合EGFR靶向抑制剂治疗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研究,主要从1.EGFR的作用机制、2.放射治疗联合EGFR靶向抑制剂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3.EGFR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放射抵抗性以及3.放疗与酪氨酸激酶来探讨其研究情况。
关键词:放射治疗;EGFR靶向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癌症其中之一,且在全国研究调查中,肺癌是导致癌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1]。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不像小细胞生长分裂那样快,扩散转对较早。它是肺癌中最大程度的癌症,80%均为非小细胞肺癌。但在此些患者中,7成的患者发现时已被确诊为晚期或是中晚期,生存率相对较低。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手术治疗是对其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2]。但临床数据表明,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手术切术治疗只有近三成的患者能够进行实施。大量的患者是无法进行手术切术。这种情况促使国内外专家学者去寻求更好的它类治疗模式。近年来,有关放射治疗联合EGFR靶向抑制剂被提了出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肿瘤和正常组织放射治疗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以及靶向抑制剂对肿瘤放射生物学机制影响的进一步认识,放射治疗联合EGFR靶向抑制剂治疗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有了明显的突破,现笔者就其临床进展做出综述。
1.EGFR的作用机制
EGFR即(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拥有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既有受体的功能,又能够把细胞外信号直接转化为细胞内的能力[3]。由膜外配体结合区和单链跨膜区和高度保守的膜内酪氨酸激酶区着三个区组成。EGFR常过度表达在诸多肿瘤中,其胞外功能区用于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α等多种配体。一旦配体有机结合在一起,聚合为同、异源二聚体。氨酸激受到影响,产生磷酸情况。
2.放射治疗联合EGFR靶向抑制剂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
EGFR抑制剂的信号转导途径是人类正常上皮细胞增殖调控机制的重要部分。在大量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EGFR正常通路常常破坏,酪氨基酸活性增加,EGFR突变。这些情况表明EGFR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度呈负相关。有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与酪氨酸酶活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酪氨酸激酶(EGFR-TK)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活化细胞周期蛋白D1使进入放射敏感G2/M期细胞减少,放射抵抗便表现了出来[4]。EGFR靶向抑制剂能够增强放射的效果,降低抗放射的S期肿瘤细胞比例,能够在放射后加快肿瘤细胞死亡率,对DNA修复酶的抑制,能够减少细胞增殖,提高放射有效情况,新生的血管得到抑制,肿瘤细胞的威胁减弱。放射增敏能够提高放射治疗的控制率,对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3.EGFR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放射抵抗性
预后作为肿瘤放疗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仅仅反应治疗情况,更与EGFR的表达水平有很大关系[5]。在一些前瞻性实验中,发现EGFR与单次照射剂量有关。单次照射量又与每个肿瘤克隆远细胞的数目和放射敏感性有关。临床有对其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均有EGFR表达,不同在于,表达情况越是高的患者,其生存率越低。此外EGFR过表达的肿瘤经过较长时间的治疗,控制降低。对于低表达患者来说,局控更无较大影响。采用加速超分割能够得到改善。
4.放疗与酪氨酸激酶(EGFR-TKI)
在早期放疗与酪氨酸激酶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其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给患者服用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吉非替尼[6],对患者进行化疗,患者毒性反应小,有且只有一人出现。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临床最其可靠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5.小结
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对其进行放射治疗联合EGFR靶向抑制剂治疗是一项较为复杂且高难度的任务,至今我们对其治疗效果仍在不断研究。EGFR靶向抑制剂是一种具有放射增敏的抑制剂,且在调查结果中,EGFR的表达情况与肿瘤放射治疗呈负相关等论证,说明两者结合确实能够有效的控制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7]。虽说在临床实验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对其很多方面还未进行论证。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曲媛媛,徐向英,庄明等.尼妥珠单抗对肺癌A549细胞系的体外放射增敏效应[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6,30(6):497-501.
[2]肖骁,孟庆慧,徐加英.吲哚-3-甲醇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EGFR依赖性调节[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7):391-398.
[3]孙立越,周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与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7,38(7):981-985.
[4]王振,武新虎,李静.EGFR酪氨酸激酶区域突变对NSCLC放疗敏感性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0):741-743.
[5]钟幸.EGFR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3,16(3):157-161.
[6]劉国慧.调强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2):139-142.
[7]产翠翠,田静,金艺凤.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3):354-360.
推荐访问: 靶向 抑制剂 研究进展 肺癌 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