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护生命活动正常运转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身体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人们对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对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消化吸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人体生理机能、科学膳食等与人体健康有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糖类、脂类、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据估计,一个人一生中(按60岁计算)大约需要从食物中获取10 000千克糖类,1 000千克脂类和1 600千克蛋白质来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的运转。随着人们关注健康、合理饮食、防范疾病意识的提升,食品学、营养学、医学等各界学者对三大营养物质的研究日渐深入。本文对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消化吸收等方面展开分析讨论,为三大营养物质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三大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必需物质。三大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决定了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糖类的生理功能
(1)在体内,每克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为人体提供4千卡的能量,并且人体每天需要的能量有50%~70%依赖于糖类氧化的供给。因此,糖类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糖类是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的重要物质。例如:由糖和蛋白质组成的糖蛋白或蛋白聚糖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由糖和脂类组成的糖脂是细胞膜、神经组织的重要部分;由戊糖、碱基、磷酸组成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此外,糖类还广泛分布于血液、肌肉、肝脏等组织器官中。
(3)糖类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形成。糖类不仅参与体内抗体、免疫球蛋白、部分激素及凝血因子的组成,而且可以经过分解代谢转变为脂肪、核苷酸和某些必需氨基酸,还是物质代谢过程中的ATP、NAD+、FAD等许多重要活性物质的构成成分。
脂类的生理功能
(1)脂类是机体储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20%~30%由脂类供给,每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37.7千焦能量,当糖类不足时,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于脂类。
(2)脂類有保护内脏和保温的功效。体内的一部分脂肪分布在内脏周围,能够缓冲撞击,减少脏器间的摩擦,很好地起到固定和保护内脏的作用;一部分脂类位于皮下组织,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另外,脂类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等量条件下,脂类提供的热量约为糖类的2.2倍。
(3)脂类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不仅人体的脑神经、肾脏、血浆等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脂类,构成生物膜也必须有磷脂、糖脂、胆固醇等脂类的参与,此外,部分维生素的吸收也要依靠脂类才能完成。
(4)脂类可以转变为多种重要代谢产物。脂类的分解代谢可以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必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可以转化为胆汁酸、维生素D和类固醇激素等活性物质。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生长、更新、修补修复的重要原料,对机体起到支持作用。
(2)某些蛋白质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比如酶、胰岛素等参与体内物质代谢与调节过程;血红蛋白、血浆脂蛋白参与血液中氧和脂类的运输;凝血因子和血液中的其他蛋白参与凝血过程;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可引起肌肉收缩;血浆中的补体、免疫球蛋白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清除异物,保护机体。
(3)蛋白质还能给机体供能。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可产生17.19千焦的能量,占人体每日所需能量的10%~15%。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两个方面,三大营养物质不断地通过物质代谢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
糖类的代谢
糖代谢主要是指葡萄糖在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变化。在体内,不同的生理条件有不同的葡萄糖代谢途径。在正常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液中分解产生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在机体缺氧或供氧不足时,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转化成乳酸,同时释放少量ATP;在一些代谢旺盛的组织里,葡萄糖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分解代谢,为机体提供核苷酸的合成原料(5-磷酸核糖)和代谢反应中的活性物质(NADPH+H+);当体内血糖充足时,过多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其他非糖物质,也可以在肝、肌肉等组织中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当体内长期饥饿时,丙酮酸、生糖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可以通过糖异生过程转变成葡萄糖,储存的糖原也可以分解生成葡萄糖。
脂类的代谢
体内脂类的代谢包括脂肪代谢和类脂代谢。脂肪在体内经脂肪动员、甘油代谢、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最终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其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乙酰CoA是肝内合成酮体的主要原料;葡萄糖有氧氧化分解的乙酰CoA是合成脂肪酸的原料,体内的脂肪酸和甘油也可能够可逆地合成脂肪;在肝脏内,部分乙酰CoA、ATP、NADPH在有关合成酶系的作用下合成胆固醇,体内的胆固醇不能被完全氧化,也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但可以转化为胆汁酸、维生素D、胆固醇酯、类固醇激素等重要活性物质;体内的甘油磷脂在磷脂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胆碱、乙酰胺等产物,并进一步氧化分解或再利用,反之,这些产物和肌醇、丝氨酸等也可以再合成为胆固醇。
蛋白质的代谢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体内需要先消化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α-酮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等过程最终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能量。其中,脱氨基产生的氨在肝内合成尿素排出体外,α-酮酸也可以合成某些氨基酸或转变为糖类和酮体。同时,脱氨基过程中的转氨基作用也是体内合成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在体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时进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一种物质代谢障碍时,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的代谢紊乱,当一种物质缺乏时,其他物质也可以相互转化补充。在体内糖类过多时,多余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类储存起来,相反,脂类代谢产生的甘油部分也可以转变为糖类;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经氨基化作用生成氨基酸,氨基酸代谢的部分中间产物也可以通过糖异生途径再转变成糖类;体内的脂类基本不能直接转变为氨基酸,但氨基酸经过代谢可以转化为脂类。三大营养物质虽然代謝途径不同,但它们通过共同的中间产物(乙酰COA)和共同的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三大营养物质需要在体内各种酶的消化作用下,分解成相应的小分子被人体吸收,才能实现其生理功能。
糖类的消化吸收
葡萄糖是糖类在人体内运输和利用的主要形式,而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纤维素、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等,所以进食的糖类需要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绝大部分糖类经口腔、肠道的各种糖类水解酶分解后,在小肠消化生成葡萄糖。生成的葡萄糖通过单纯扩散、主动运输、易化扩散等方式被肠黏膜细胞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再随血液循环进入各组织细胞进行代谢。
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类的消化主要发生在小肠上段,在胆汁、胰液和小肠液的共同作用下,脂类被乳化、分散为细小的微粒,并水解成脂肪酸、甘油酯、胆固醇、溶血磷脂等产物。这些消化产物随后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被肠黏膜细胞吸收,短链脂肪酸经吸收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长链脂肪酸需在肠黏膜细胞内再水解为短链脂肪酸和甘油,经门静脉入血;甘油一酯、胆固醇和溶血磷脂被吸收后,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磷脂,并与细胞中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最后经淋巴进人血液循环。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始于胃,被各种蛋白酶逐步水解成氨基酸后,在小肠以主动运输的形式被肠黏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淋巴液及组织细胞进行代谢。
结语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支持,三大营养物质在机体构成和生命延续中缺一不可,各自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只有全面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生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合理饮食、防范疾病、保持健康,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本文对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消化吸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提出的浅见能对人体生理机能和科学膳食的研究发展有所帮助。
推荐访问: 三大 代谢 营养物质 体内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