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20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20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时间:2022-04-06 08:27:1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获得相关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足部护理、生活调理等知识。方法 20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特别是饮食、运动、足部护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20例患者中有3例饮食控制不佳, 血糖波动较大、急性痛风发作控制缓慢、下床活动延迟、住院时间较长, 其他患者均取得预期效果。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学会自我管理, 进行有效的病情控制,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痛风;健康教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159

糖尿病和痛风都是内分泌常见代谢性疾病。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异质性疾病, 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以及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形成, 且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往往同时存在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等一系列代谢变化, 临床上将此称为“代谢综合征”[1]。临床上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并不少见。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治疗上比较困难, 生活质量低下, 心理压力大, 加强对这些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特别是饮食、运动、足部护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 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尿酸、饮食控制、急性痛风的发作及心理改善情况。本组患者全部是男性, 年龄50~75岁, 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 均为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 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痛风诊断标准。

1. 2 教育方法 根据患者的地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的不同, 采取大课堂、小讲座、一对一个体教育等方法, 通过多媒体、书面资料、健康教育宣传栏、口头讲解、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同时鼓励患者成立互助组相互鼓励、监督, 通过多渠道获取疾病的相关知识, 掌握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 督促患者坚持长期、规律的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减少疾病的复发。

2 结果

20例患者中有3例饮食控制不佳, 血糖波动较大、急性痛风发作控制缓慢、下床活动延迟、住院时间较长, 其他患者均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健康教育

3. 1 饮食指导 除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并发症、饮食习惯计算出患者每日的总热量来进行饮食指导外, 特别进行低嘌呤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类、长时间煮炖的肉汤、豆制品、香菇、各种酒类等高嘌呤量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急性期以牛奶、鸡蛋为蛋白质来源。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一般为0.8~1.0 g/kg, 以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脂类可减少尿酸的排泄, 应控制在50 g/d。使用合理的烹调方法, 如将肉食类煮沸弃汤后再行烹调, 禁用辣椒、香料及调味品等食物, 以免诱发痛风[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为2500~3000 ml/d, 尿量要达到2000 ml/d以上, 有利于血糖及尿酸的排泄。同时禁烟酒。

3. 2 运动指导 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运动受到很大限制, 既要进行适度运动又要注意保护关节。运动时机一般是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2~3 d后方可下床活动。痛风急性发作时, 患肢制动, 抬高患肢, 避免受累关节负重, 根据患者的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床上活动方式。缓解期运动时, 尽量使用大肌群, 如能用肩部负重者不用手提, 能用手臂不要用手提, 不要长时间持续进行重体力运动, 经常更换体位, 保持受累关节舒适。适度的运动可以很好控制血糖, 缩短疾病的康复时间。

3. 3 足部护理 临床上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足病例并不少见, 痛风也常累及足部第一跖趾关节, 痛风石严重时, 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溃疡的发生, 从而加大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因此足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中就显得尤为重要[3]。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护理, 保持足部皮肤的清洁、干燥, 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避免关节痛风石突出部位皮肤破溃, 防止感染。

3. 4 药物指导

3. 4. 1 降糖药物指导

3. 4. 1. 1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时效非常重要, 指导患者根据药物的种类分别在就餐前后的不同时段服用, 以免错误服用, 影响降糖效果。

3. 4. 1. 2 胰岛素用药指导 有些患者对使用胰岛素非常抵触,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胰岛素的作用机理、种类、用法及副作用, 注射方法、部位、注意事项及保管方法。指导患者正确佩戴胰岛素泵和使用胰岛素笔。让患者正确认识胰岛素, 坚持胰岛素治疗。

3. 4. 2 痛风药物的指导

3. 4. 2. 1 秋水仙碱 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 一般服药后6~12 h症状减轻, 24~48 h内90%患者症状缓解。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为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如出现此症状需停药。肌肉、周围神经病变:有近端肌无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此病变少见。如出现骨髓抑制及休克症状需立即停药。

3. 4. 2. 2 别嘌醇 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饭后服可减轻不适症状。皮疹:一般为丘疹样红斑、湿疹或痒疹。如皮疹广泛而持久, 经对症处理无效并有加重趋势时必须停药。罕见有白细胞减少。与口服降糖药同用时, 后者的效应增强, 需注意低血糖发生。

3. 4. 2. 3 丙磺舒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或呕吐等, 应饭后服用。能促进肾结石形成, 服药期间大量饮水并同服碱化尿液的药物, 以防肾结石。偶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及肝坏死等少见不良反应。与口服降糖药同用时, 后者的效应增强, 要注意防止低血糖[4]。

3. 4. 2. 4 糖皮质激素 尽量不用, 只有其他痛风药无效或禁忌时用, 应观察其疗效, 注意其对血糖的影响, 密切注意有无症状的“反跳”现象, 若同时服用秋水仙碱, 可防止症状“反跳”[5]。

3. 5 心理护理 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严格的饮食控制、血糖控制困难、急性期下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引起失眠导致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心理压力非常大, 因此, 心理护理对患者尤为重要。包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药物及饮食指导、建立强大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的应对技巧、感觉护理等。

4 讨论

痛风是T2DM的危险因素, 过高的血尿酸可损害胰岛B细胞功能, 诱发T2DM。T2DM亦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随着病程进展, 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肾糖阈下降, 尿酸的清除率下降;T2DM患者肾小球微血管病变, 尿酸排泄障碍, 同时肾小管排泄尿酸减少, 导致高尿酸血症;T2DM多合并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促进肾近曲小管的钠-氢交换的增加, 阴离子(包括尿酸)重吸收增加, 血尿酸升高。有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2.4%~5.7%的患者有血尿酸过高的情况, 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 5.21%~15.74%伴有糖尿病, 痛风患者中有22.1%患者合并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痛风与T2DM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患者的自我管理决定了疾病转归。除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外, 出院坚持长期、规律的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对减少患者疾病的复发、避免反复住院、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至关重要。因此, 出院后仍要进行延续护理, 定期和患者联系, 了解患者的饮食、血糖控制情况, 做好患者家属的教育工作,使家属及社会有关人员都能正确认识糖尿病和痛风,共同关心患者的健康问题,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真正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77.

[2] 胡旭光, 刘磊.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7, 13(1):38.

[3] 孙建华.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并痛风患者的效果观察.安徽医药, 2012, 16(11):1721.

[4] 孙凌云.风湿病临床药理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276-278.

[5] 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37.

[收稿日期:2014-09-09]

推荐访问: 痛风 健康教育 合并 糖尿病 患者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