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科学布局实验训练比重

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科学布局实验训练比重

时间:2022-04-07 09:25:2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物化学实验》作为高校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目的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课题,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及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备实验课题的设计和完成能力。文章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为例,对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

一、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精选和确定合适的实验内容,并按照教学规律、知识层次科学的组织,是搞好《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我们应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创新的理念,以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探,努力使体系和内容趋于完善和科学化。

1、加强专业的基础训练

《生物化学实验》由蛋白质(酶)综合系列实验、核酸综合实验等部分组成,学习掌握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检测、鉴定等基本实验原理、方法和技术内容。生物专业的学生对相关的物质组成比较熟悉,但对代谢过程的一些基础探究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设计实验与教学时,我们加强了关于代谢过程探究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使之占到整个内容的20%,并为以后相关实验的操作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2、减少重复性实验,增加适应性实验

目前,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实验课体系设置的问题,各实验课程的设置都相对比较独立,对不同课程之间衔接和结合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造成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课内容重复或相似。为此我们在选定实验内容时,首先会了解学生所学的其它实验课程,对其中有重复或相似的方面进行修改或删除。在设计实验内容时,我们在参考全国其他高校相同课程的设计的同时,还针对本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内容,如: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等。

3、削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教学手段,但是,验证性实验过多,也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实验指导书或教材中对许多经典验证性实验的实验过程、步骤、习题等已写得很详尽,所以学生往往因按照书籍按部就班地操作,而往往忽视对实验现象、结果的深入思考。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时,只针对性地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将验证性实验数量的比重控制在所开出实验总量的30%左右;同时,我们改进了验证性实验,在其中融入探索和研究的成分,增加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内容,使学生通过针对性强的操作训练达到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完整化。如,增加菜花中核酸的分离和鉴定,使学生既学会了核酸的分离方法,又掌握了RNA、DNA的定性检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运用某一课程或多种课程的知识,依靠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实验全程操作的实验教学。实验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探索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与组织实施,营造了一种适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环境,它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组织管理能力。例如,在“酵母蔗糖酶的提取”实验中,通过让同学们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分离的常规过程和常用方法;通过让各个组实施不同的操作方案,不仅能锻炼他们的科研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其彼此间的协作精神。通过不同实验方案的实施,使同学们认识到生化分离实验除了具有严谨的科学性之外,还表现出灵活的艺术性;同时,随着被分离样品的不同,往往可以艺术性地采用灵活多样的生化分离手段。所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所有实验学时中占到70%。

4、增设开放性实验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通常包含三个部分:验证、综合、设计。结合当前实验室硬件条件及教学现状,我们提出了开设部分“自选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构想,并在部分教学班级中进行了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也相应地提高了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的要求。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我们对生物化学部分实验项目也进行了开放式实验的尝试,如将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选定为开放性实验。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可分解为如下内容:

第一、不同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要求对五种以上水果进行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根据结果来评价水果的营养价值。材料来源:学生自己选定。二、同种水果不同生长时期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这个内容因涉及不同生长时期,所以材料由指导老师提供。三、不同产地同种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材料同样由指导老师提供。实践证明,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其它途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类实验约占开出实验的10%。

第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一切材料,讲清楚实验步骤,有时还做演示实验,然后由学生按照操作步骤机械地完成;实验报告也只是一个模式,学生做完实验没有什么收获,教师也很难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整个实验课程体系效果非常重要。1、实验教学过程的改革。改变过去“实验准备阶段由教师完成、学生进行课上操作”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提供实验指导,药品、仪器的准备由学生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分组轮流准备实验所需材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独立完整完成一个实验过程。在实验课堂中教师不讲述具体的实验过程,只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把时间留给学生。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深入到每一实验小组,去观察、指导学生的每一个动手、操作的方法和规范程度等,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切实保证每个学生的实验基本功达标。2、实验考核指标的改革。实验报告作为一种考核手段,其目的是检验一个学生实验完成过程与效果、检验实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但以往存在着完全依赖实验报告作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做法,这种做法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成绩。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我们将每个学生的平时实验操作按40%的权重计入成绩实验报告和笔试按30%的权重计入成绩,这样更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

二、结束语

在《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对课程体系内容、实验教学方法、考核指标进行了探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其自主创新性能力,训练了他们的科研意识,拓宽了思路,实现了我校的培养目标,使他们能真正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作者简介】

曹春晖(1969—),女,沧州师范学院教师。

推荐访问: 比重 布局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 完善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