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按阴阳辨证分类组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CHB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除一般保肝、对症治疗外,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按阴阳辨证法则分类组方治疗。口苦、便干、尿黄、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数或滑数均为有热属阳,用肝炎I号方治疗(茵陈,栀子,滑石,公英,二花,连翘,贯众,虎杖,柴胡,赤芍,郁金,当归,川芎,枳壳,甘草),无阳热征象即按阴湿类用肝炎II号方治疗(党参,白术,茯芩,黄芪,仙灵脾,山药,熟地,山萸肉,柴胡,升麻,干姜,甘草,虎杖),疗程与对照组相同,前3个月每天1剂,后3个月隔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服。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 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率分别为91%与75.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29%、14%及31%、2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按阴阳辨证分类组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功效,且辨证指标明确,易于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阴阳辨证;中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7)07-062-02
我院在2003年5月至2007年3月间,按阴阳辨证分类组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45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CHB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标准[1],并符合下列基本条件:HBsAg(+)、HBcAb(+)、HBeAg(+)及HBV DNA(+),且持续1年以上;均有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纳差、乏力、腹胀、肝区痛和肝肿大等;血清总胆红质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下,ALT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与10倍以下;年龄在18-65周岁,并在半年内未接受过任何抗病毒治疗。排除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HIV感染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精神病、糖尿病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
经过筛选符合入选标准并接受治疗共90例,按随机原则分入治疗组45例,其中男3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2±19.4)岁;病程1.2-8年,平均(3.6±2.8)年;病情轻度16例,中度29例。分入对照组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9±20.1)岁;病程1.5-9年,平均(3.4±2.1)年;病情轻度18例,中度27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保肝、降酶、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片口服,100mg/次,1次/d,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按阴阳辨证分类,口苦、便干、尿黄、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数或滑数者,属湿热,属阳,用肝炎I号方治疗。方药组成:茵陈、虎杖各30g,桅子、柴胡、当归、川芎、枳壳、甘草各10g,滑石20g,公英、二花、连翘、贯众、赤芍、郁金各15g,水煎2次取汁400ml,分早晚口服。前3个月1剂/d,后3个月隔天1剂,疗程6个月。没有上述表现者归类属湿,属阴,用肝炎II号方治疗,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山药、熟地、山萸肉各15g,虎杖、仙灵脾各30g,柴胡、升麻各6g,干姜、甘草各10g。用法及疗程同上。
1.3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治疗前后及每月记录症状、体征、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情况。每3个月测1次HBV-M(ELISA方法检测,上海华泰生物试剂)、PCR法测HBV DNA(用杭州博日科技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荧光定量PCR测定仪,试剂由中山大学安达基因诊断中心提供)及肝胆、脾B超。
1.4 疗效判断
根据血清ALT恢复、HBsAg、HBeAg及HBV DNA阴转情况判断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均数t检查,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1) 两组患者血清ALT恢复正常情况: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LT正常率91%(41/45),对照组正常率75.5%(34/45),两组相比,x2=3.92,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M及HBV DNA变化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BeAg及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
3 讨论
治疗CHB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2]。核苷类药物的问世给CHB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我国SFDA已批准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应用于CHB的治疗。结合我国实际,目前仍以拉米夫定为首选。但拉米夫定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的比例增高,影响该药的持续疗效。辨证论治加用中药治疗能否减少乙肝病毒的耐药及变异,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笔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为简化临床辨证程序,把CHB患者以阴阳辨证为纲分成两大类,肝炎I号方有清热解毒祛湿等功效,与拉米夫定联合发挥抗乙肝病毒效应;肝炎II号方益气健脾、滋肾温阳,能增强全身免疫功能,促进乙肝病毒的清除。从观察结果可以看出,按阴阳辨证分类组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不但辨证分类指标明确,简化辨证程序,便于临床重复验证,而且有利于肝功能恢复正常,有利于HBeAg与HBV DNA阴转。因观察病例数量尚少,确切的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病毒性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肝脏,2005,10(4):348-355.
推荐访问: 乙型肝炎 辨证 阴阳 临床研究 治疗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