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时间:2022-05-12 17:30: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uu<5}i6}}}}}55555tӽ4ݴ]<O5_]iFo%NjبQǏu总结出来的,但本科生往往缺乏软件开发实际经验,很难理解教师单纯讲授的理论知识。[4]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课程中的每个重要知识点都应配备若干相关小实例。同时在整个课程教学中设置1~2个贯穿始终的综合案例。综合案例尽量选取学生容易理解的通用项目,如学生管理系统、宾馆管理系统、网上人才招聘系统等,而不选用专业性强的项目,如财务管理系统等。综合案例为一个较为实际的软件系统开发过程,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还包含各阶段中涉及的任务、技术、方法及工具。

知识点对应的小实例,由教师在上课时使用,辅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点。大的案例通过软件开发过程贯穿课程始终。在进行需求分析之前,教师把综合案例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按3~5人一组组成一个个小的开发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各阶段任务。每个阶段前,教师提出该阶段要求、要完成的任务和使用到的工具,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分析完成该阶段任务。小组提交阶段成果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同时给出该阶段的参考文档,学生则对照参考文档找出本小组遗漏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在这样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辅助作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研究兴趣。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其牢牢地掌握了该课程的内容。

4.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实训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虽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毕竟只是在教学环境中完成的,与企业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要想达到与企业应用无缝对接,还要及时进行企业实训。企业实训是把学生放在真实的企业项目开发环境中,使其严格按照企业的开发流程和管理流程去完成实际软件项目的过程。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对企业实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创建了一些实训基地。如何更好地利用实训基地,收到最佳的实训效果呢?笔者认为,这些基地的建设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在不同阶段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另外,强化实践环节不仅仅是加大了企业实训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只有校内实践环节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企业实训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正是有了案例教学打下的坚实基础,学生才能很快适应企业实训环境,并且在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

三、结束语

要做好“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首先要具备一个既懂理论又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双师型”教学梯队;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在教学中应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其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最后通过企业实训达到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多年的探索,东北石油大学软件学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了4项国家级“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立项申请

参考文献:

[1]干红华,等.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13).

[2]刘征海.普通本科层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长沙大学学报,2008,(9).

[3]万江平,安诗芳,黄德毅.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0).

[4]朱新峰,李斌.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

(责任编辑:刘辉)

推荐访问: 软件工程 教学方法 人才培养 课程 研究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