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CDIO教育模式应用在工科类课程教学中显现了很好的效果。鉴于其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教学层面的系统性以及其广泛的适应性,作者在2008年将这一模式引入到高等职业院校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设计中,利用CDIO模式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下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课程设计开发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CDIO;高等职业教育;Java程序设计;课程开发;项目教学;引导文
1 CDIO教育模式简介
CDIO的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几所著名大学,历经数年的探索和研究,得出了CDIO的当今先进的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 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此能力不仅包括个人的学术知识,而且包括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CDIO的基本内容大概可以总结为:
A. 1个“愿景”——是人们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使命、实现的价值。
B. 1个“大纲”——对学生4个层面的能力提出要求。
C. 5条“指引”——对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和学习构架的指引。
D. 12条“标准”——对是否实践CDIO教学理念的判定标准。
2 CDIO教育模式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是明智的选择
近些年虽然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但效果还是不甚理想,表现在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薄弱。凡此种种,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而CDIO教育模式恰恰非常有针对性的对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做出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3 应用CDIO模式开发《Java程序设计》课程
3.1 《Java程序设计》之愿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应用Java语言进行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结合数据库应用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进行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基本胜任基于Java桌面开发程序员的岗位。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诚实、守信、坚韧的性格,培养善于沟通表达、善于自我学习、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养成规范的编码、按时交付软件等良好的工作态度。最终成为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和适合软件企业多种工作性质的软件专业人才。这样对该课程给出了准确的定位。
3.2 《Java程序设计》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教学大纲涉及四个方面内容。
3.2.1 专业知识设计
专业知识方面按程序设计规律分成:基础模块、提高模块、 高级应用模块,形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推进式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包括:Java程序设计基础模块、聊天系统用户登录模块、聊天系统用户注册模块、聊天系统用户聊天模块和聊天系统聊天记录操作模块(具体见表1)。
3.2.2 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我们决不希望我们培养出“复印机”式的学生,而学生能力的加强反过来对知识的学习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在企业是否能适应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具体内容如表2 )。
3.2.3 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
人际交往技能是从事程序设计与开发人员必备的能力,而常常被教育者和学生所忽视的,过去“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合作,这时人际交往就凸显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下面表3就是人际交往技能培养方向的图表。
3.2.4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CDIO系统的搭建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CDIO系统按照下面的框架完成了搭建任务。具体见表4。
3.3《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CDIO系统的具体实施
3.3.1课程的具体实施细则
我们在CDIO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遵循CDIO课程模式的5条引导,再结合CDIO课程模式的12条标准,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设计如下:
A.本课程以源于企业真实的项目(如:QQ游戏设计)为载体,将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都围绕该项目设计,形成一个整体。
B.本课程将项目按规模和范围划分为三级:1级为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2级为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能力要求的项目;3级为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该门课程能力与理解而设的项目。 在教学中我们选择了2个一级项目、1个二级项目和2个3级项目组织教学的。
C.本课程紧紧围绕:知识体系教学-→、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养成-→3条主线组织教学。教会学生:会学习、能做事、会做人(具体设计详见图1)。
3.3.2 本课程特色
A. 大量游戏项目的引入:
为了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所选择的项目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向为主,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达到了“教学做评”一体化,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B.“引导文”教学法的引入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文件中包括一系列难度不等的引导问题组成。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 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引导文是引导文教学法成败的关键,采用此种方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
C. 真实化程度的提高:
以真实的项目(腾讯QQ聊天系统,UFO攻击游戏、远程考试系统)为载体,在真实的环境(校内软件工厂)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任务,完成课程开发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是软件企业中真实的开发人员,学生完成工学结合的作品就是企业真实的软件产品。
D.完善的评价体系:
“565评价模式”。其中5是指5方面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技能训练和态度习惯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结合;校内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合。6是指6个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各个模块口试与实践、期末考试(笔试)期末考试(项目)最后的5是指评价要达到的5个标准即有效性(Valid)可靠性(Reliable)一致性(Consistent)公平性(Fair)客观性(Objectivity)
E. 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
对年轻教师由学院选派资历的教授或副教授来进行指导;鼓励老师进修培训获取各中职业资格证;实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培养双师教师;参加高职教育理论研讨会,提高职业教育理论水平;组织人员对CDIO效果明显的学校进行调研。
3.3.3 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我们深知再好的设计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也只是纸上谈兵,故我们从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创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如图2)。
4.课程评估
4.1 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经过2年左右的教学实践, CDIO教学模式在我们《Java程序设计》课程已初见成效,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许多同学通过了Sun公司的职业认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JAVA)参加考试同学的通过率达70左右,学生一次就业率明显提高,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比较强,上手比较快,后劲足。
4.2 缺失分析:
让课程的改革和学院的改革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上下一盘棋不能孤立的搞单课程的开发;要组建一支高水平、德才兼备的“双师”教学团队这是前提,不能“单打独斗”;我们应该结合具体学校、具体专业、具体课程的实际特点,把先进的CDIO教学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至少3套层次不同的项目,提供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用;“引导文”的编写上还需有企业开发人员参与,缺乏企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5.结束语
CDIO教育模式的先进性、普遍实用性是不容怀疑的,许多学院结合学院和行业特点都探索出新的模式如汕头大学在CDIO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又推出EIP-CDIO模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基于CDIO教育模式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开发实践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亮军,周景伟.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2):22-23.
[2]张云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3]顾佩华、沈民奋、李昇平、庄哲民、陆小华、熊光晶.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第1期
[4]庄哲民、沈民奋.基于CDIO理念的1级项目设计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6期
推荐访问: 程序设计 教学模式 实践 课程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