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试剂盒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试剂盒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5 08:25: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馘�$O?m5~@>Dl	$OI{]zOv?}&mݴ4$O?ii$O	B
Dl	ˆ?`>DV报告耗时也较长,无法满足儿科门诊需求。本文通过用生化仪与CRP联合检测试剂盒对同一批标本进行相同检测来评价此试剂盒的性能及可靠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3月~7月来我院就诊的患儿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8个月~6岁。

1.2仪器与试剂 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仪及配套试剂,韩国BodiTech公司生产的i-CHROMA(艾可美)免疫荧光分析仪和杭州丽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代理的hsCRP联合检测试剂盒。

1.3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hsCRP联合检测试剂盒由反应板和检测缓冲液组成。反应板有独立包装,内有干燥剂,检测缓冲液被分装在小管子中,与反应板分开运输。

1.4方法 所有检测对象均于就诊当日抽取1ml静脉血于加有EDTA的抗凝管中摇匀备用以及3 ml静脉血于促凝管中制备血清,避免溶血发生。

全血样本严格按照hsCRP联合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加样,然后将反应板放到艾可美免疫荧光分析仪中进行检测。血清样本用生化仪按操作程序设置参数,两组样本同时进行hsCRP测定,记录检测结果。

1.5统计学处理 所获得的各项数据中,hsCRP值>3.0 mg/L为阳性,<3.0 mg/L为阴性;两种方法所得CRP值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见表1。再将测定值经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r=0.986,其相关性良好。

3讨论

韩国i-CHROMA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CRP联合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利用免疫荧光的定量检测技术,测定方法为干化学层析法:将检测缓冲液和血液样本在检测瓶中进行混合,缓冲液中的荧光标记抗CRP抗体与血液中的相关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将混合样本放到反应板上,通过毛细管作用扩散到硝化纤维基质的测试带,该复合物会被测试带上的抗标记抗体捕获。因此,血液样本中的CRP越多,测试带上的复合物聚集的越多,产生的荧光抗体的信号强度能够反映被捕获的CRP的量,再通过艾可美免疫荧光分析仪的处理,从而确定血液样本中CRP的浓度。测试样本可以采用血清、血浆或全血,摆脱了生化法只能用血清检测的限制。样本用量仅为10 μl,门诊初诊病患检测时采集手指或足跟部的末梢血即可,使标本的采集难度降低。测定方法简便快速,5 min即可获得检测结果,方便对婴幼儿及儿童病患的检测,有效避免了生化法病患抽血困难、检测时间较长等不利于儿科临床早期诊断的问题[3]。

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方法,该试剂盒的局限性表现为:①检测值超出了检测限(hsCRP的检测限为0.5~5.0mg/L,CRP的检测限为5~200 mg/L),其相关性会相应下降[4];②人类血液中某些非特异性成分具有相似抗原决定基捕获缓冲液中抗体导致假阳性;③某些未知成分屏蔽了抗原决定基使之无法与抗体结合而导致假阴性,但经过稀释后再检测就可避免。④不稳定的CRP抗原随着时间和温度逐渐退化而无法被抗体识别,想要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需要依靠良好的试剂存储环境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但总体来说,检测CRP和hsCRP比起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作为炎性反应的标志要更加可靠[5],CRP含量升高和降低的过程非常迅速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应该采用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多次复查的检测方法。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CRP联合检测试剂盒替代生化法用于对儿科初诊病患的CRP检测上还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王金良.超敏CRP检验的临床价值[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2(1):15.

[2]林德美.血清C反应蛋白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变化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8):11-12.

[3]焦瑞宝,唐吉斌,陈然,等.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528.

[4]赵彩虹.超敏C反应蛋白试剂盒线性范围的验证[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5):1819-1821.

[5]柳红花.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09(095):3117.

编辑/张燕

推荐访问: 诊疗 小儿 性疾病 蛋白 感染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