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血清肌钙蛋白测定在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血清肌钙蛋白测定在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时间:2022-04-14 09:53:2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wn]ONm5]׾ky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75例,其中根据肺炎的轻重程度将轻度患儿38例作为观察组l,重度患儿37例作为观察组2。同时选择健康儿童7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2的心、尿、便常规以及胸部X线检查等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所有研究对象均没有其他严重心、脑、肝、肾等重要器脏疾病,没有其他严重的系统性或者精神性疾病。其中,观察组1男20例,女18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4.93±2.14)岁。观察组2男19例,女18例;年龄6个月~l3岁,平均(5.53±2.43)岁。对照组男37例,女38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5.32±2.24)岁。3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检测方法:为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肌钙蛋白(cTnl、CTnT)和同工酶的檢测。所有患儿和健康儿童在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3 mL静脉血用于检测,离心处理静脉血后,使用同一全自动化学免疫和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血清中的肌钙蛋白和同工酶含量进行检测。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当P< 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2的血清肌钙蛋白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观察组1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的血清肌钙蛋白和CK-MB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讨论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且死亡率较高,是我国院内儿童死亡的首位病因,是原卫生部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小儿肺炎可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轻度肺炎通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受累,而重度则波及多个系统,甚至会有全身中毒情况的出现。小儿肺炎,尤其是重度小儿肺炎若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有很大概率会引发心肌损伤,当前对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进行临床诊断的方式主要是心电图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其中心电图测量的操作简便,患儿接受度较高,但会有假阴性情况的出现;血生化指标检测主要是对心肌酶和心肌蛋白的检测,此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本研究分别检测了轻、重度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以及健康儿童的血清肌钙蛋白和CK-MB水平,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2的血清肌钙蛋白和CK-MB含量显著高于观察组l和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的血清肌钙蛋白和CK-MB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和CK-MB水平在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中会随着肺炎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升高,对作为此病临床诊断标准有较好应用价值。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重度肺炎患儿往往会伴随有全身炎症,造成机体缺氧严重,引发酸中毒,给心脏更大的工作压力,进而加重心肌损伤情况,而心肌损伤越严重,心肌释放的肌钙蛋白就越多,最后血清肌钙蛋白含量大量增加。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显著较高,且其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正相关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推荐访问: 血清 心肌 肺炎 并发 测定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