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冠心病经挠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体会

冠心病经挠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09 17: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8例行冠脉诊疗的患者取桡动脉穿刺途径。术前行Alle’s试验均为阴性。局麻后穿刺桡动脉置入6F长鞘,再由鞘管内送入导管、导丝、支架等进行手术。术毕拔除鞘管,挠动脉压迫器加压包扎,腕部制动6h,每2h减2个压力,6h后撤去挠动脉压迫器。对168例患者围术期进行全面护理。结果:168例患者术后6例伤口出血,168例患者术后桡动脉搏动好,未发现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正中神经损伤及排便困难等发生。结论:选择桡动脉为途径具有出血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患者即可活动患者更舒适、且可缩短住院日、节约住院费用等诸多优点,不仅给患者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关键词】冠心病;桡动脉介入诊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130-01

冠状动脉内介入术是现今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等优点[1]。介入途径主要包括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者相比,后者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越来越为广大患者和术者所接受。我科自2008年7月—2010年8月筛选168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患者,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8月我科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168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76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0.5岁。均采用单侧桡动脉穿刺,其中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98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70例,置入支架91枚。

1.2 方法

通常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患者取仰卧位,右手臂自然外伸外展70°,由托架托住,将腕部垫起,常规消毒后按Seldinger法穿刺桡动脉,穿刺成功后留置6 F血管鞘。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了解不足,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无助情绪。系统的术前教育和详细的术前指导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向其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及可行性,告之通过手术能较快明确冠脉狭窄的部位、程度,改善心绞痛,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说明术中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中、术后的配合等,并介绍经桡动脉造影及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的优点,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请已接受过手术的患者说教,效果可能会更好。

2.1.2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碘过敏试验,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右侧手掌与腕关节上10 cm处清洁备皮,汗毛稀疏者可不备皮,为防止经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经股动脉穿刺,腹股沟区也应备皮。经桡动脉穿刺要求:⑴桡动脉粗直,弹性好;⑵尺动脉功能好。因鞘管植入会影响桡动脉血流,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尺动脉的代偿功能,手术前应做Allen′s实验判断手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免发生手部缺血性损伤坏死。检查者两手拇指压前臂远端桡动脉和尺动脉处,阻断血流通过,让病人握拳放开,然后松开尺动脉,10 s内手掌皮肤颜色恢复,表明手掌内桡尺动脉双重供血,可选择桡动脉途径穿刺,如Allen′s试验阴性,不宜选用桡动脉作穿刺插管,应改用股动脉[2]。由于术前紧张会导致交感兴奋,血管痉挛,从而增加桡动脉的穿刺难度,术前半小时给予安定针10mg肌注,使患者镇静。

2.2 术中护理

嘱患者排尿后,协助上手术台,摆好术侧上肢位置,为了便于病人手术后活动,在左上肢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并予以心电监护,备好除颤仪、吸痰器、临时心脏起搏器及各种药品等。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并认真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熟悉手术过程及各种器械、导管的性能。熟练配合医师操作,准备好各种用药如硝酸甘油、肝素、抗心律失常药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室速、室颤等情况。推注造影剂后可以嘱咐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动作,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同时术中还要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避免因精神紧张引起动脉痉挛,影响操作。

2.3 术后护理

2.3.1 穿刺点包扎及观察:桡动脉压力较股动脉低,出血机会较少,术后即可拔出鞘管。我科采用泰尔茂公司生产的TRBand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TRBand由两个特殊设计的球囊组成,环绕的支撑板可确保足够的静脉回流,通过配有独特设计的注射器进行空气注射容积调节,可精确控制止血压力,减少病人的痛苦。手术后拔出鞘管2~3 cm,使位于压缩球囊大中心的绿色标记对准穿刺点,用可调节锁扣把带子固定在手腕上,用注射器通过附带记号的导管进行注射空气使球囊膨胀。加压的同时迅速拔出血管鞘,并密切观察穿刺口渗血情况,若病人感觉疼痛,在确定没有出血的情况下,用注射器减少适当的容积。若发生出血,则注射适当空气直到停止出血,通常注射空气13~18 mL。术后除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外,还应观察穿刺侧手臂血液循环情况,并随时询问患者有无胀、痛、麻木感觉,根据指体的色泽、温度、手指活动、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指腹张力情况等综合判断,以便更好的观察血液循环情况。指体由红润变得苍白,说明处于缺血状态,则用专用注射器回抽空气2~3 mL适当减压。指腹张力明显增高,无毛细血管回盈现象,说明指体回流障碍,可嘱病人将穿刺侧前手臂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再适当减压。术后4~6 h可完全松解绷带。

2.3.2 生命体征的观察:给予心电血压监护,严密观察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变化,q 1h记录,一旦有ST段压低,血压明显下降,患者主诉胸闷加重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医师,警惕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准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术后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除。补充充足的血容量。

2.4 健康宣教

穿刺局部的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穿刺侧上肢在半年内不能提取超过10~15 kg的东西。劝导患者戒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规律,适当运动。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压和血糖。支架术后长期服用抗凝剂的患者注意有无出血情况,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刷牙时牙龈有无出血,门诊随访,及时检测血凝情况。

3 体会

通过对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发现,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穿刺途径相比较,存在明显优势。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无须绝对卧床患者更加舒适,避免了尿潴留的发生,术后即拔除鞘管,避免了留置鞘管引起的卧床时间长、鞘管脱出等并发症[3],减轻了因长时间卧床带来的腰痛等不适症状。穿刺后止血较容易,出血等并发症减少,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医护人员只要术中穿刺熟练准确,术后认真细致的观察病情,即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桡动脉的穿刺能减小病人的痛苦,同时也是安全可靠的。

参考文献:

[1] 江才宇,张 静,王 健,等.PCI术后病人院外康复指导[J]护理研究,2003,17(5):583.

[2] 彭刚艺.急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08-109.

[3] 娄百玉,刘建庄.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05,21q(9):35-36.

作者简介

李莹莹(1982-)女,毕业于郑州大学护理专业本科,护师,从事心血管护理工作

推荐访问: 冠心病 诊疗 动脉 介入 护理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