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在常规保守治疗下不能有效止血, 从而实施血管内造影和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技术下实施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所选的28例均成功栓塞。在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平均为(93.6±3.5)mm Hg (1 mm Hg=0.133 kPa), 介入治疗后患者在输血、补液等情况下收缩压升高到(116.5±5.4)mm Hg, 介入治疗后的收缩压显著高于治疗前收缩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97.6±6.3)g/L, 介入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118.4±7.1)g/L。28例患者均实施随访3个月。本组患者中临床成功率为100%。在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急性上腹痛, 经过减少药物用量及调节灌注药物速度后腹痛症状自行缓解。结论 动脉造影及栓塞介入治疗能够较快、较好的控制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 提高了止血效果, 降低患者病死率, 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动脉造影;介入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死率较高, 即使应用内镜下止血治疗, 此类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血管介入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确定出血动脉并给予有效的栓塞治疗从而达到较佳的止血效果[1]。本文选择本院2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观察介入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8例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病例, 在常规保守治疗下不能有效止血, 从而实施血管内造影和栓塞治疗。其中男20例, 女8例, 平均年龄(50.2±5.1)岁。所选患者均在血管造影下提示为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
1. 2 方法 给予患者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前均停止服用对血管收缩和舒张有影响的药物, 给予常规处理。在改良的Seldinger穿刺技术下, 穿刺股动脉, 置入动脉导管鞘, 根据血管等相关情况选择造影导管。在DSA机的引导下, 把导管头置入腹腔动脉干部位、肠系膜上动脉等血管口处, 注入对比剂(6 ml/s、注入量为15~20 ml/次, 压力为300 psi (1 psi=6.895 kPa), 6帧/s进行摄片)。对于高度怀疑动脉分支有出血的, 可实施超选择插管, 在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等3~4级动脉的开口处实施造影观察。根据造影情况确定出血的动脉(出血靶动脉), 对出血靶动脉实施栓塞, 采用明胶海绵条进行栓塞, 根据靶血管的直径等选择明胶海绵的用量, 当靶血管内的对比剂向前流动的速度缓慢时, 终止栓塞操作。观察栓塞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3 技术成功和临床成功评定标准 根据美国介入放射协会指南的相关规定, 对手术操作的技术成功和临床成功情况进行评定。技术成功为栓塞治疗结束后, 血管造影没有出现新的对比剂集聚或者对比剂出现外逸。临床成功为患者介入治疗后的30 d内, 患者没有出现出血, 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稳定。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所选的28例患者均实施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 所选患者均成功栓塞。在治疗前患者的收缩压平均为(93.6± 3.5)mm Hg, 介入治疗后患者在输血、补液等情况下收缩压升高到(116.5±5.4)mm Hg, 介入治疗后的收缩压显著高于治疗前收缩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97.6±6.3)g/L, 介入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测定水平平均为(118.4±7.1)g/L。所选的28例患者均实施随访, 随访时间为3个月。本组患者中临床成功率为100%。在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急性上腹痛, 经过减少药物用量及调节灌注药物速度后腹痛症状自行缓解。
3 小结
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因为出血量大, 常规的保守治疗止血效果较差, 使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增加。在本文中, 对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止血治疗, 通过血管造影技术, 出血征象显示清晰, 为下一步的介入栓塞治疗明确了具体部位并进行准确定位。介入治疗措施同时也为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一个快速改善血流动力紊乱表现的通道,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输血及补液[2, 3]。本文结果显示, 实施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 所选患者均成功栓塞。介入治疗后的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改善。所以, 动脉造影及栓塞介入治疗能够在较快较好的控制动脉性上消化道出血, 提高了止血效果, 降低患者病死率,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韦树长, 苏江. 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情况及原因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7(1):1979-1981.
[2]王福安, 王立富, 王书祥.血管内介入治疗内镜下止血失败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 21(2):783-786.
[3]徐伟, 李颖, 周坦洋, 等. 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栓塞治疗.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 22(3):330-334.
[收稿日期:2014-06-16]
推荐访问: 消化道 诊疗 动脉 出血 介入